低成本為王!2600億光伏龍頭開打“價格戰”,二三線企業面臨危機!
在“雙碳”目標下,今年光伏市場行業異;馃。受行業利好的影響,眾多光伏企業紛紛宣布擴產計劃,百億級大手筆擴產已是屢見不鮮。而在產能擴張的背后,光伏行業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卻在日益加劇,產業內卷化現象已然凸顯。就在近日,關于通威股份預中標華潤電力3GW組件集采的消息在行業內引發了熱議,其受關注的焦點就在于通威是以全場最低的1.942元/W的價格成為第一候選人。這一競標價格,比第二候選人的億晶光電低了近5分/W,較之第三候選人的組件龍頭隆基股份低了8分/W。在近年來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的條件下,通威股份報出如此低價,讓無數行業人士驚訝不已。更出乎意料的是,作為“硅料龍頭”的通威股份,如今正式切入光伏組件賽道,引發了整個光伏組件產業“巨震”。未來組件市場格局,或將由此改變。
價格戰引發行業“巨震”
8月17日晚間,華潤電力第五批3GW光伏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集中采購中標候選人公示,其中通威太陽能、億晶光電、隆基樂葉等3家公司入圍。在報價上,通威報價僅1.942元/瓦,為全場最低,成為了第一候選人,其投標價格為58.27億元;億晶光電報價1.995元/瓦,比通威大約高出5分/瓦,成為第二候選人;而隆基綠能報價為2.02元/瓦,較之通威高出了8分/瓦,其投標價格為60.61億元?梢钥吹,通威本次投標價格比組件龍頭隆基綠能還低了大約2.4億元。換句話說,通威憑借價格優勢擊敗了隆基綠能,而且還包括了本次招標的1000公里運費。由于此次華潤電力3GW集采將選擇一家組件供應商,這基本意味著,通威股份已經獨家預中標華潤3GW光伏組件集采大單,而這也是通威股份首次獲得組件大單。作為硅料龍頭企業之一,通威股份今年在硅料業務上已經賺得缽滿盆滿。如今拓展下游產業鏈介入組件環節,相當于拿硅料利潤“補貼”組件業務快速降低成本,形成價格競爭力,以搶占市場份額。而這對于組件企業來說,無疑是一記重磅。受該消息的影響,以光伏組件龍頭為代表的光伏概念股次日紛紛大跌,甚至跌停。
行業內卷加劇 低成本為王
隨著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低成本為王”已經成為了光伏行業的基本生存法則。實際上,光伏行業競爭加劇,催生了一體化發展。而一體化發展的結果,行業內卷化也會越來越嚴重。從本次華潤電力集采的中標價格不難發現,通威股份與其他候選人之間已然掀起了新一輪的“價格戰”,以明顯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中標,行業內卷趨于白熱化。早在2021年股東大會上,通威股份曾表示,盡管在組件、硅片等領域有研發投入,但并非要大規模制造,而是為了了解產業鏈上下游的信息。然而,今年以來,由于硅料價格持續高企,高額的利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涌向這一賽道,龍頭企業紛紛通過產業鏈縱向一體化布局,以提高自身利潤空間,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作為硅料和電池雙龍頭企業,通威自身擁有較強的成本優勢;加之近來組件客戶開始加碼硅料和電池產能,未來存在一定的市場萎縮的風險,促使其切入組件領域,加碼一體化。如今,通威全產業鏈運營之勢已然形成。未來的光伏組件市場,其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二三線組件企業面臨困境
為了降低成本,一體化發展成為了光伏企業特別是頭部企業的必然選擇。而一線企業紛紛加碼一體化的結果,也進一步壓縮了二三線光伏企業的生存空間。相信大家還記得,不久前,光伏行業內傳聞多家光伏組件廠出現大面積停工停產的消息。后經官媒實地調查,發現多數頭部企業正常生產,而二三線組件企業由于沒有垂直一體化產能,成本相對較高,在硅料硅片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確有出現減產或停產的情形。實際上,今年二季度,光伏組件企業整體開工率較一季度出現明顯下降,維持在大約50%的水平;組件企業的毛利水平也在10%以下。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國內組件價格在1.91元/W-1.98元/W之間。而硅料和硅片以及電池價格的持續上漲,必然會加大下游組件企業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壓縮其利潤空間。相關行業數據表明,1.95元/W的組件價格已經成為下游地面電站投資企業能夠承受的極限。由此可見,在“低成本為王”的市場競爭中,一線企業成本優勢將更加凸顯,而二三線組件企業也將面臨生存之危。
(文/Jacky)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29立即下載>> 艾睿光電全場景紅外溫度監測方案白皮書
-
即日-11.6立即觀展>> 【安富利】新能源技術創新云會展
-
2022年11月搶先報名>> OFweek2022儲能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
-
2022年11月立即報名>> OFweek 2022(第13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
-
2022年11月搶先報名>> OFweek 2022智慧光伏與儲能大會暨展覽會
-
2022年11月參會報名 >> OFweek 2022中國智能制造數字化創新峰會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