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c4uqo"></input>
<li id="c4uqo"></li>
<code id="c4uqo"><tr id="c4uqo"></tr></code>
  • <blockquote id="c4uqo"><input id="c4uqo"></input></blockquote>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訂單超2000億元!硅料龍頭協鑫科技大擴產

    9月26日,硅料“四大天王”之一的協鑫科技(03800.HK)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投資建設生產10萬噸顆粒硅及15萬噸高純納米硅的廠房及其綠電供應配套項目(即烏海項目)。

    協鑫科技表示,在烏海項目建成后,該公司顆粒硅與高純納米硅的年產能將由40萬噸和15萬噸分別提升至50萬噸和30萬噸,可滿足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

    不得不說,因押注顆粒硅而嘗到“甜頭”的協鑫科技,正在其擴產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硅料價格暴漲成大贏家

    近年來,在全球主要光伏市場裝機量大幅增長的帶動下,光伏產業鏈上游硅料需求持續增長。

    然而,由于硅料現有產能偏低、擴產速度較慢、下游硅片擴產幅度遠超硅料等多重因素制約,致使硅料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硅料價格也從2021年初的8.5萬元/噸暴漲到2022年9月份的31萬元/噸附近。

    受益于硅料價格上漲和產量增加,協鑫科技2021年的業績出現前所未來的大幅增長,一舉扭轉了業績持續三年大幅虧損的局面,當年實現凈利潤達50.84億元,大幅扭虧為盈,成為光伏產業鏈硅料環節的大贏家。

    而根據最新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協鑫科技業績再次出現大幅增長,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53.26億元和69.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和187%;創同期歷史最好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僅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凈利潤額,盈利能力持續增長。

    而協鑫科技大幅盈利的原因,主要在于顆粒硅低成本高毛利的優勢、硅料價格持續走高、硅料擴產產能持續釋放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

    產能擴張支撐業績高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協鑫科技多晶硅產能約為13萬噸,當年產量為10.45萬噸。

    目前,協鑫科技已分別在江蘇徐州、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分別規劃建設四個顆粒硅生產研發基地。

    今年6月,協鑫科技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增3萬噸顆粒硅項目正式投產,至此徐州年產6萬噸顆粒硅項目已經全部投產。

    另外,樂山年產10萬噸顆粒硅項目今年7月開始陸續投產,預計到年底可全面達產。

    此外,包頭年產10萬噸顆粒硅項目預計在今年10月份,最遲不超過11月份陸續投產?紤]到包頭項目與上機數控合資,協鑫科技股權占比68%,其該項目產能以6.8萬噸計算。

    因此,從上述擴產進度來看,預計今年年底協鑫科技的多晶硅總產能在33萬噸左右。

    在2023年,協鑫科技包頭二期10萬噸和包頭三期10萬噸項目將陸續投產;加上與TCL中環合資的呼和浩特10萬噸項目,其股權占比為60%,該項目的產能將以6萬噸計算,則到2023年底,協鑫科技的多晶硅總產能將達到59萬噸。

    可以看到,無論是今年還是明年,協鑫科技的多晶硅產能在全行業都將位居前列,甚至可望超越通威,成為全球第一大多晶硅廠商。

    在業績方面,從短期來看,在多晶硅價格高企、擴產產能逐漸釋放的條件下,協鑫科技今年下半年業績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從中長期來看,在宏觀政策支撐和光伏行業高景氣度下,雖然多晶硅價格在明年有望拐頭回落,但是隨著協鑫科技的擴產產能釋放,產量的大幅增長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價格回落的影響,整體業績仍將保持上升趨勢。

    硅料訂單超2000億元

    在多晶硅價格持續高漲、下游硅片、電池組件的成本持續承壓的背景下,顆粒硅技術憑借能耗低、投資強度低、生產流程短、降本空間大、低碳排放等優勢,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作為全球硅料巨頭之一,協鑫科技依靠自身顆粒硅技術產品頻頻斬獲硅料大單。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至今,協鑫科技先后與隆基綠能、晶澳科技、雙良節能、上機數控、TCL中環、愛康科技等企業簽訂長期硅料銷售合約,銷售規模合計超過80萬噸,訂單總價值超過2000億元。

    2023年硅料產能過剩?

    根據各大龍頭企業的多晶硅產能規劃與擴產數據顯示,到今年底,除協鑫科技的33萬噸以外,通威股份的產能將達到23萬噸,新特能源的產能將達到20萬噸,大全能源的產能將在13萬噸左右,東方希望產能將達到10萬噸。

    而根據各大多晶硅企業的產能數據統計顯示,到2022年底,我國多晶硅產能將在120萬噸左右;到2023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可望翻倍至240萬噸以上。

    以每萬噸硅料可生產光伏組件3.6GW為例,則2023年國內硅料可生產組件超過860GW;而同期全球光伏市場總需求量不超過300GW。

    由此可見,隨著明年各大企業硅料擴產的產能的逐步釋放,硅料市場將逐漸出現產能過剩,硅料價格將出現回落。同時,產業鏈上游市場競爭也將走向“紅!,行業加劇內卷。(文/光伏初心)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太陽能光伏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

    野兔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