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c4uqo"></input>
<li id="c4uqo"></li>
<code id="c4uqo"><tr id="c4uqo"></tr></code>
  • <blockquote id="c4uqo"><input id="c4uqo"></input></blockquote>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光伏產業輔材系列報告——銀漿(二)——光伏銀漿需求探究

    一、引言

    前序報告《光伏產業輔材系列報告——銀漿(一)——光伏銀漿初探》系統地對光伏銀漿的產業鏈位置、作用、價值占比等進行了詳細闡述。本篇將聚焦于光伏銀漿的市場需求,以宏觀光伏裝機量為切入點,以電池片技術變革和制造技術發展為探究路線,自上而下探究光伏銀漿行業的市場空間。

    二、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快速提升,拉動銀漿需求

    碳中和已成各國共識,全球電氣化趨勢加速。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推動碳中和已成為各國的共識,目前,全球已有包括美國、歐盟、英國、日本、加拿大、韓國、中國在內的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2050年成為大部分國家承諾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

    再生能源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發電,能源消費端實現以電能替代化石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核心。根據IRENA數據,在全球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到2050年電力將成為最主要的終端能源消費形式,占比達51%,其中90%的電力由可再生能源發電供應,63%的電力由風電和光伏發電供應。

    2018年與2050年終端能源消費類型占比圖片

    資料來源:IRENA,OFweek整理

    光伏發電降本明顯,全球范圍內平價時代加速實現。各國對光伏補貼政策逐漸減少的背景下,光伏產業鏈內各廠商不斷加強研發,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等各環節技術路線均快速迭代,光伏度電成本明顯下降。根據IRENA數據,全球光伏LCOE由2010年的0.378$/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048$/kWh,降幅高達87%,全球范圍內的用戶端平價上網正在逐漸實現,光伏發電成本已逐步低于該地區售電價格。

    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近年全球各國均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GW級的國家/地區數量快速提升。根據IEA數據,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GW級的國家/地區已達到20個。

    資料來源:CPIA,OFweek整理

    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裝機量加速提升。2021年,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廣泛的共識,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是實現目標的首要選擇,光伏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激增,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達到170GW,同比增長30.8%,累計裝機容量約926GW。在平價和碳中和的雙重刺激之下,未來光伏年度新增裝機量有望加速提升,保守預計2030年全球新增裝機量將達到320GW。

    資料來源:CPIA,OFweek整理

    發展光伏產業是實現我國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長明顯。2020年9月,我國政府提出“3060目標”,即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發展光伏產業是實現我國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早期主要以政府驅動為主,發展速度與國家政策高度相關。2014-2021年,受光伏補貼政策調整的影響,我國光伏年度新增裝機規模呈現波動上升趨勢。

    2021年2021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54.88GW,同比增加13.9%,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29.28GW,占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53.4%,歷史上首次突破50%。2021年戶用裝機達21.6GW,創歷史新高,占2021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的約39.4%。CPIA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裝機或將超過75GW,保守預計203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105GW。

    資料來源:CPIA,OFweek整理

    我國是電池片制造大國,電池片產量不斷提升拉動光伏銀漿需求。作為光伏組件的重要組成,光伏產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太陽能電池片的需求。全球電池片環節生產布局依然集中在亞洲區域,特別是我國大陸地區。根據CPIA數據,2011年起,我國太陽能電池片產量占全球的比例持續提升,2021年已達到84%,早已成為全球第一電池片制造大國。我國發達的電池片制造業為國產銀漿行業提供了便利的服務條件和旺盛的市場需求。

    資料來源:CPIA,OFweek整理

    三、電池片技術路線的發展增加銀漿耗量和制造難度

    N型電池片的發展將提升銀漿需求。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度電成本不斷下行,帶動投資收益率的不斷提升,降本增效是產業發展的恒久追求。電池轉換效率是電池片最關鍵的指標,隨著P型PERC電池的效率挖掘逐步接近24.5%的理論效率極限,以TOPCon、HJT(異質結)電池為代表的N型電池成為電池片的重要迭代方向。N型電池是天然的雙面電池,其正面、背面均采用正面銀漿,光伏銀漿消耗量顯著高于P型。

    2021年P型電池片銀漿的消耗量為107.3mg/片;N型電池片中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銀漿消耗量為164.1mg/片,比P型電池片高53%;而異質結(HJT)電池銀漿的消耗量為223.3mg/片,比P型電池片高108%,且使用低溫銀漿。

    不同種類電池片銀漿耗量對比

    注:除HJT使用低溫銀漿外,其他電池使用高溫銀漿;TOPCon電池正面主柵使用銀漿,細柵使用銀鋁漿

    資料來源:CNKI,OFweek整理

    HJT電池帶來低溫銀漿需求,進一步提升銀漿市場空間。高溫銀漿燒結溫度 500℃以上,適用于 BSF 電池、PERC 電池、TOPCon(TOPCon 正面使用銀鋁漿,銀含量 95%以上)等晶硅電池片,低溫銀漿燒結溫度250℃以下,適用于異質結(HJT)晶硅電池片,主要原因 HJT 具有非晶薄層,如果燒結溫度過高(大于 250℃)將導致非晶薄層材料從非晶向晶體轉變,進而導致 HJT 電池片失效。2020年異質結電池低溫銀漿占據整個HJT電池加工成本的 30%左右。目前低溫銀漿的價格高昂,制造成本約為0.08美元/W,而P型PERC電池所用的高溫銀漿成本不到0.02美元/W,銀漿用量大、價格貴是異質結電池成本高的原因之一。HJT技術的逐步成熟將有望拉動低溫銀漿需求,提升銀漿的市場空間。

    四、制造技術的發展減少銀漿耗量

    銀包銅技術的發展有望降低光伏銀漿生產成本。銀因及其優異的導電性成為電池片電極的主要材料。銀漿成本構成中超過95%為銀粉,每噸白銀的價格在400-500萬元左右,降低白銀價值和質量占比能夠有效節約成本。白銀和銅在相同條件下電阻相差較小,同期銅價5-7萬元/噸,其他金屬因導電性差異并不適用于電極制造。采用銀包銅的方式能夠在充分利用白銀優異導電性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生產成本。

    銀包銅技術生產路線

    資料來源:中信期貨,OFweek整理

    多主柵技術有效減少銀漿耗量。晶硅太陽能電池正面金屬化電極由用于匯流、串聯的主柵線和收集載流子的細柵線組成。在保持電池串聯電阻不提高的條件下,減小細柵寬度有利于降低遮光損失并減少正銀用量。多主柵技術(MULTI-BUSBAR,MBB)是通過提高主柵數目,提高電池應力分布均勻性,進而提高導電性,增加轉換效率。2021 年,細柵線寬度一般控制在 32.5μm 左右,印刷設備精度在±7.7μm。隨著漿料技術和印刷設備精度的提升,細柵寬度仍會保持一定幅度的下降,對應的銀漿耗量也同步減少。

    五、光伏銀漿市場需求測算

    2016-2020年全球光伏銀漿需求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6-2020年,受益于電池片尺寸提升、轉換效率提高及印刷技術的進步,電池片的銀漿單耗降幅明顯,但光伏電池片整體需求的提升有效對沖了技術進步帶來的單耗降低,整體需求量相對穩定。

    資料來源:CPIA,OFweek整理

    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是光伏銀漿市場需求的主驅動,電池片技術路線與制造技術的改進對銀漿市場需求產生邊際影響。光伏發電平價時代的到來,讓光伏產業的發展從政策驅動逐步變為市場驅動。隨著光伏產業的爆發,光伏銀漿市場需求不斷擴充。

    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183GW,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54.88GW。根據SolarPowerEurope(歐洲光伏協會)、CPIA(中國光伏協會)等機構對全球、中國光伏裝機增速的預測,我們調整了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期。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在中性條件下為270GW,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在中性條件下分別為320GW。經測算,2021年全球光伏銀漿需求量達到3474噸,2025年預計達到6075噸,2030年預計達到6051噸。

    資料來源:OFweek

    光伏裝機量仍然是光伏銀漿需求的主驅動:2021-2025年期間,光伏銀漿跟隨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實現快速增長;2025年后,隨著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長的放緩,制造技術革新的影響開始逐步發揮作用,整體光伏銀漿需求量逐步維持在6000噸左右,整體需求仍然旺盛。我國作為電池片制造大國,電池片產量全球占比超過80%,在光伏銀漿需求快速擴充的窗口期,我國銀漿企業將迎來寶貴的發展契機。

    關于高維產業咨詢

    高維產業咨詢—中國領先的高科技行業咨詢服務提供商,是OFweek維科網旗下負責行業研究業務的全資子公司。

    專注行業

    高維產業咨詢重點專注于新能源(光伏、儲能、智能電網)、鋰電(鋰電、新能源汽車)、光電(顯示、電子、半導體、光通訊)、智能制造(機器人、機器視覺、工業4.0、3D打印、激光)、人工智能及物聯網(AI、交互平臺、數據傳輸通信、終端應用)五大板塊,提供包括行業訂制報告、產業咨詢、產業發展白皮書、產業園區規劃、商業計劃書、可行性報告、IPO咨詢、投融資咨詢等服務。

    五大優質專業服務板塊

    高維產業咨詢專注高科技行業咨詢服務十余年,聚焦新能源、鋰電、光電、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五大產業板塊,推出五大專業服務。

    精準定制服務并聚焦企業最真實、最迫切的需求,我們推出“數據定制+報告定制”的雙定制服務,包括市場盡調(產業鏈、競爭對手、競品等數據調研)、投資盡調、企業咨詢等服務。

    精準定制服務  聚焦政府、園區等產業發展需求,為客戶提供產業規劃、園區規劃、招商引資規劃、產業園區落地等特色化咨詢服務。

    專業研究服務   聚焦高科技行業,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有高度、有深度而又比較全面的研究報告服務,幫助企業掌握行業、市場最新動態。

    投融資咨詢服務   聚焦企業投融資需求,我們推出商業計劃書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以及IPO咨詢三項服務,助力企業尋求最佳合作伙伴。

    白皮書/藍皮書服務   聚焦政府、企業等各類客戶需求,我們推出產業發展白皮書編制服務,精準把脈產業發展現狀和產業發展趨勢。

    (作者:高維產業咨詢光伏分析師 范家愷)

    (本文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太陽能光伏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

    野兔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