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能源不可能三角”夾擊,歐盟終于出手行政干預了
撰文 | Penn;編輯 | 郭郭
→這是《環球零碳》的第351篇原創
俄烏危機以來,歐洲被俄羅斯扼住了天然氣的咽喉,天然氣供應嚴重吃緊很快傳導到電價,導致歐洲電價史無前例地飆升。歐洲電價在過去一年暴漲了近10倍,推升了通貨膨脹,給剛剛從新冠疫情中恢復過來的企業活動帶來了極大阻礙,并在冬季來臨前給用戶帶來天價賬單。
9月初,高盛發布的研報認為,目前市場依然低估歐洲能源危機的深度、廣度和結構性影響,目前的危機將比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更嚴重:如不及時加以干預,歐洲家庭的能源賬單在明年初達到峰值時將激增2萬億歐元,約占歐洲GDP的15%。
當地時間9月14日,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的歐洲終于推出了一攬子自救干預方案,歐盟委員會發布《應對能源高價的緊急干預方案》(下稱“干預方案”),試圖從需求、價格、補貼等多方面對能源供需和市場運行提出干預措施,應對即將到來的嚴冬。
在2050年碳中和目標下,面對“能源不可能三角”(能源的環境友好、能源供給穩定安全、能源價格低廉),歐盟起初選擇了市場定價,但這一次選擇了行政干預。這也意味著,為了保證能源價格和能源穩定安全,歐盟的干預措施可能會以犧牲能源的環境友好為代價,因為價格是市場的選擇,而限價則不可避免會影響對清潔能源的投資,阻礙歐洲的可再生能源雄心。
01 干預措施:限電,限價,征收暴利稅
歐盟委員會的緊急干預措施,主要包括三項工具,以幫助歐洲消費者支付賬單,加快綠色轉型,即:降低需求(減少電力消費)、限制電價、向2022 年化石燃料部門活動產生的剩余利潤征收臨時團結貢獻(temporary solidarity contribution,類似暴利稅)來補貼家庭和中小企業。
1/ 降低需求
碳金融概念起源于國際氣候政策變化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具體指服務于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主要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以及其他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
2/ 限制電價
歐盟委員會還提議對“超邊際”(‘inframarginal')電力生產商設置臨時收入上限,即對發電成本較低的水電、核電、新能源、褐煤等機組實行180 歐元/兆瓦時的臨時歐盟收入上限。高于這一水平的任何收入將由成員國政府收取,并重新定向給能源消費者,以緩解能源價格高企的影響。歐盟估計成員國將能夠每年收取高達1170 億歐元,用于終端用戶,幫助降低能源賬單。
3/ 征收暴利稅
歐盟委員會還提議對超邊際收入上限未涵蓋到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煉油行業活動所產生的超額利潤作為臨時性團結捐款(temporary solidarity contribution,也叫“團結貢獻費”)統一收取。征收標準是以此前三年的平均利潤為基數,征收超出平均利潤20%以上的部分征收至少33%的稅,將其返還給受漲價影響最嚴重的消費者、工業和高耗能企業。歐委會預計,這一措施可獲得大約250億歐元的資金來減少用能成本。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29立即下載>> 艾睿光電全場景紅外溫度監測方案白皮書
-
即日-11.6立即觀展>> 【安富利】新能源技術創新云會展
-
2022年11月搶先報名>> OFweek2022儲能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
-
2022年11月立即報名>> OFweek 2022(第13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
-
2022年11月搶先報名>> OFweek 2022智慧光伏與儲能大會暨展覽會
-
2022年11月參會報名 >> OFweek 2022中國智能制造數字化創新峰會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