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id="c4uqo"></input>
<li id="c4uqo"></li>
<code id="c4uqo"><tr id="c4uqo"></tr></code>
  • <blockquote id="c4uqo"><input id="c4uqo"></input></blockquote>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要做就是前三?通威股份40億大擴產

    9月22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在江蘇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建2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預計固定資產投資約40億元。項目建設期為獲取完整建設土地及相應建設所需手續后24個月內,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實現高效光伏組件產能25GW。

    此舉,幾乎是正式官宣通威股份大規模進軍光伏組件。

    競標光伏組件集采

    其實早在2016年,通威股份就通過并購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擁有光伏組件產能,但總體產能并不多,截至本次公告發布前,通威股份組件產能為6GW,在動輒就是10GW起步的組件項目面前,通威股份的組件產能規模依然較低。

    據悉,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還表示,現有組件產能只為了研究組件對電池片的技術需求,為了更好的做電池片,現有組件產能大部分自用。

    但到了8月,通威股份突然出手競標光伏組件集采。

    8月23日,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中標華潤電力3GW光伏組件集采項目,中標價格為58.27億元,折合1.942元/W(含1000km運費)。其報價相比參與投標的億晶光電和隆基綠能低0.05元/W,震驚光伏行業。

    此后,通威股份再接再厲,又中標多個組件集采項目,包含廣東電力200MW、國家電投170MW、水發能源20MW。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月內,通威股份組件集采中標量已達3390MW。

    要做就是前三

    對于通威股份而言,這僅是一個開始。眾所周知,光伏龍頭隆基綠能一貫堅持的原則是:“不領先不擴產,不卡脖子不介入”。通威股份也有自己的風格,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前三,爭取第一。

    2004年,通威股份以水產飼料龍頭的身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據悉,當時國內三分之一的養殖魚都食用通威飼料。此后,為了實現多元化布局,通威股份進入了光伏行業。

    2006年,通威股份與巨星集團成為永祥股份從事多晶硅生產,2013年,通威股份成立通威太陽能進入光伏電池片制造環節。

    時至今日,通威股份已成為多晶硅和光伏電池雙龍頭企業。截至2022年上半年,通威股份擁有23萬噸高純晶硅產能、54GW太陽能電池產能,同時也是行業首家電池出貨量超過100GW的企業。

    此時的光伏行業,似乎回到了2014年。彼時隆基綠能為了向行業證明單晶硅片的優勢,通過收購樂葉光伏進軍光伏組件。隨后,“先行一步”的隆基綠能成為單晶硅片龍頭,數年后又成為單晶組件龍頭。

    新的業績增長點

    現在的通威股份,領先優勢甚至比當年的隆基綠能更為明顯。

    從2021年初至今,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已從8.5萬元/噸攀升至如今的30萬元/噸,即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在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也難以“阻止”組件價格進入2元時代。

    通威股份大規模進軍光伏組件,僅在硅料成本上就有其他組件企業難以企及的優勢,疊加全球領先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將成為攪動光伏組件的一條“鯰魚”。

    結合通威股份此前的風格,本次投建25GW光伏組件項目僅是一個開始,后續可能會在更多地區投建光伏組件項目。畢竟25GW加上目前的6GW組件產能,也僅有30GW左右,還難以成為行業前三。

    當然,通威股份進軍光伏組件環節也是考慮到了后續的業績。

    2022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歸母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僅用半年時間凈利潤就超過了2021年全年。

    但在硅料價格逐漸回落后,通威股份的凈利潤很有可能也會下滑,大規模進軍光伏組件或是為了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太陽能光伏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

    野兔AV